星地時間同步仿真平臺框架示意圖 論文作者 供圖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空地時頻比對分析中心在星地超高精度時頻傳遞技術研究取得進展,該研究小組經搭建星地綜合時頻比對仿真平臺,通過對軌道、大氣及其他各項鏈路誤差進行建模,并綜合應用各種誤差修正和數據處理手段,實現優(yōu)于0.5皮秒的星地時間同步精度,發(fā)表的題為《一種星地精密時間同步方法及其運動時延誤差分析》的論文獲得2021年第十二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年會“青年優(yōu)秀論文獎”,并被《電氣工程講義》收錄。
據了解,評審人在審稿意見中指出:“論文研究了一種可用于低軌航天器與地面站時間同步的精密時間同步方法,利用仿真數據驗證了低軌航天器和地面站高速相對運動時延誤差的處理方法,詳細分析了高速運動帶來的運動時延誤差及其修正方法,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同時對未來遠距離高性能時鐘比對提供幫助。”
相關專家介紹,高精度時間頻率傳遞技術在基礎物理測試、地球物理測量、相對論驗證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同時也是實現空間高精度原子鐘性能評估的一種有效手段。(張行勇 中國科學報 發(fā)布時間:2021/12/9)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7/978-981-16-3146-7_16
來源: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12/470399.shtm?bsh_bid=565922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