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19:00-21:30,中國科學院大學馬石莊教授/博士生導師再次受邀來到漢中中學分別通過校園電視臺直播給高一、高二全體學生作題為《立志使命 成就》的勵志報告;星4月20日14:00-16:00給該校全體老師作題為《師者仁 德為先》報告?! ?/span>
馬石莊首先與同學們討論“人為什么活著?”的話題,從一個人的出生、成家、立業(yè)到死亡的過程,引出了一個人類普遍性思考的哲學命題:人一生一直處于糾結(jié)之中。因為人一生一直在奮斗前進,要面對不斷出現(xiàn)的攀登高峰,也就一直處于選擇之中和克難拼搏之中。
“毛澤東在延安窯洞寫出中國革命勝利之路文章的故事片段, 習近平十五六歲到延川這片黃土地時的迷惘、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的堅定自信,經(jīng)歷梁家河7年插隊知青生活,與離開這片土地而去清華大學求學之時立下的堅定人生目標......”馬石莊由此講述引出青年學子要“立大志,有成就”!他強調(diào)人要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并告誡學生們,青年學子要“忠誠”與“感恩”,要學會“愛”,他說,不誠信的人不可教,不感恩的人不能教。以及在報告中,他結(jié)合自己的一些人生經(jīng)歷和哲學思考,將哲理以通過通俗、文學形象化的演講方式傳播給聽眾,在啟發(fā)式的演講中闡明一個人的志向、奉獻以及使命?!?/span>
“目標讓人奮起直追,每個人都應該樹立自己的目標”,“16歲到18歲正是人生目標起航之時,而態(tài)度決定一切!......”今天的青年學子應該肩負起什么樣的使命?要向“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錢學森、郭永懷、鄧稼先等學習,樹立起自己的理想與抱負,趁現(xiàn)在的好條件,努力學習當下的課程和一些課外人文經(jīng)典著作,為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做出自己貢獻而打下有可貢獻的本領(lǐng)最基本基礎(chǔ),考上一個可實現(xiàn)自己理想的大學及專業(yè),為未來解決東西部發(fā)展不平衡問題特別是自己家鄉(xiāng)的貧困難題,奉獻自己的青春與熱血、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同時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夢想。
馬石莊教授的報告是風趣幽默、聽講的學生興趣盎然,夜幕中寂靜的校園時時傳出熱烈的掌聲。
在給該校全體老師作題為《師者仁 德為先》報告前,漢中中學校長文慶華向馬石莊教授頒發(fā)了聘請其為學校首席科學導師的證書。在報告中,他與全體教師分享了自己作為一個中國科學院大學教師從業(yè)30多年的體會和一些感悟,報告深受老師們認同、贊賞。
這是馬石莊近年來,第四次從北京奔赴漢中中學為中國科學院大學本科招生和科普巡講工作開展工作,也得到漢中中學、龍門中學等中學領(lǐng)導、師生的認同、歡迎。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科技處和科學傳播辦公室承辦、協(xié)助此次巡講報告活動。
校園電視臺直播報告
高一、二年級班級通過校園電視收看報告
頒發(fā)漢中中學首先科學導師聘書
為學校全體中學教師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