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團西安分團團員、水土保持研究中心馬永清研究員為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附中學子作題為 “奇妙的植物世界”的科普報告。報告會由學校教育處方凱副主任主持,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級每班5名學生代表參加, 共240多人聆聽報告。
枇杷樹為什么在這里種不活?農(nóng)田上為什么要覆蓋稻殼?被寄生的向日葵怎樣救活?馬永清用妙趣橫生的常見現(xiàn)象問題引起同學們的好奇心。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理解植物的“化感作用”,馬永清用大學的一棵枇杷樹舉例,解答了這棵樹為什么屢種不活的原因,并向同學們闡述了“化感作用”的含義、類別和應用價值。在“根寄生植物”方面,馬永清列舉了列當?shù)奈:?,展示了自己發(fā)現(xiàn)的一種滅除方法——利用植物化感作用“誘捕”列當,使得列當種子以自殺發(fā)芽的方式死亡,從而消除以天文數(shù)字存在的列當土壤種子庫,達到生物防除的目的。
“植物原來如此神秘和有趣”!初一二班的劉秉坷同學說:“馬教授的講座讓我明白了好多植物方面的知識,以后可以在實踐中應用?!?/span>
馬永清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授,與同學們現(xiàn)場頻繁互動,使得報告會現(xiàn)場氣氛活躍,取得了好的效果。同學們紛紛表示,如此生動的講解讓他們獲益匪淺。
馬永清研究員在作報告
報告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