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5日下午,第69屆德國林島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閉幕。來自西安光機所的2014級碩博連讀生潘安(導師:姚保利),在會議最佳海報評選環(huán)節(jié)脫穎而出,獲得一等獎。他在傅里葉疊層顯微成像術領域做出創(chuàng)新工作,這是近年來提出的一種高分辨率、大視場的成像技術,可同時解決傳統(tǒng)顯微成像中相位丟失、像差偽影、景深狹小、分辨率與視場權衡關系的四個重要問題。
每年的海報征集面向所有參與的青年科學家,但競爭異常激烈,60%以上的青年科學家都會遞交申請。和每年一樣,經過嚴格評選后只有三十張海報經在會議期間展出。為吸引諾獎得主和盡可能多的與會者在海報展示環(huán)節(jié)更深入地探討,在會議第二天,入選者逐一登臺做兩分鐘展示。主辦方非常重視這一環(huán)節(jié),在開幕式當天晚上專門為這30名入選者進行了專業(yè)排練。
經諾貝爾獎獲得者和參會青年科學家投票,最終評選出了5位入選者獲得本屆諾獎大會最佳海報獎,其中兩名獲獎者來自中國。
經研究所推薦、國科大初評、中德專家函評、面試和德國林島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基金會最終確認,我所潘安博士從上萬名申請者中脫穎而出,獲得2019年第69屆林島諾獎獲得者大會參會資格,成為本次中國青年科學家代表團25位成員之一。中國科學院大學共有7名博士生入選。這是我所歷史上首位入選的博士生。本次德國林島諾獎大會以物理為主題,共有40位諾獎得主、全球600位青年科學家參會。
自1951年起,在德國林島每年都舉辦一次“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邀請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全球優(yōu)秀青年科學家。他們聚集一堂,探討科學話題,研究未來科學發(fā)展,至今已經69屆。德國林島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對世界各國的青年科學家具有非同凡響的吸引力。我國自2004年開始組織并選拔青年科學家參與此盛會。